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的历史进程中,伟大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雕塑也同样取得了重要的开拓性成就。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展现雕塑领域创新成果,推动中国雕塑不断繁荣发展,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雕塑四十年”系列展,分4个部分倒叙进行,遴选不同时期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塑家的代表作以及经典个案,在深入研究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展示。一方面,梳理总结40年来中国雕塑具有代表性的成绩与发展线索,另一方面,面向未来探寻中国雕塑新的发展方向与可能。 目前开幕的回展上,主要呈现了2008年至2017年的雕塑发展现状。在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雕塑家与世界的互动呈现出更加明显的趋势。尤其是在当代艺术的影响下,突破雕塑既有的本体观念,或者从观念艺术的角度重思雕塑成为新的探索方向。包括装置艺术等新方式在内的广义青年雕塑创作备受瞩目,影像、互联网和高新科技也纷纷进入雕塑领域,使雕塑创作呈现出繁荣格局与多元趋势。这10年,青年雕塑家更加自觉地重新思考和定义自己所从事的雕塑创作,并试图在“观念”层面上推进其内涵与外延。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油、版、雕”的主要架构一直在文化艺术领域生效,改革开放后的创新实验也常常围绕某个具体艺术门类的本体边界展开。雕塑家经常将对“雕塑”本体和边界的挑战视为一种根本性的创新动力。在当代青年雕塑家的实践中,他们更多地将这种“传统”作为自己研究和思考的“对象”,从而试图让它在新语境下产生出新的意义。 这些理论思考和创作实践看起来就像一种研究性的艺术,但与此同时,青年艺术家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常常成为他们创作的社会起点。在他们的雕塑创作中,流行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如何借用流行文化并对之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是这一代艺术家的相似经历。 在现代艺术创新的历程中,除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外,新技术媒介的应用也是重要的推动力。而且,新技术媒介的出现往往与社会文化的变迁相适应,就像印象派绘画与中产阶级崛起、化工颜料出现、画廊系统建立之间的关系,就像装置艺术与全球都市扩张、流水生产线普及之间的关系。今天,虚拟化的信息社会已然成为事实,对于那些传统意义上矗立于城市空间、公共建筑和博物馆中的雕塑而言,它意味着其自身须转型,不仅毫无疑问地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本身,而且也必然更多地偏于非物质化的观念。 2008年以后,艺术创新与当代艺术产生了更多关联,当我们讨论“雕塑”的时候,它指的是更加宽泛的领域。一方面,雕塑的创作更广泛地受到整套当代艺术系统的改造,另一方面,即便是对雕塑本体观念的讨论,也不完全由其内部美学机制决定,而多少与对外部世界的思考相关联。 雕塑是什么?似乎不言自明,在历史中,它们是希腊神庙建筑上的柱头和装饰,是秦始皇陵墓中的兵马俑,是城市公园中高耸的不锈钢形象,是罗丹雕塑台上的人体。然而在今天,形式多样的当代艺术打破了雕塑的物理边界,“雕塑”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家们探索的一个“观念”。本体意识虽然在雕塑家心目中根深蒂固,但也正是因此,它才能够成为明晰的思考对象,成为艺术创新的特殊渠道,在近10年的青年艺术创作中被鲜明地标示出来。什么是雕塑?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探索与创造的过程。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不仅说明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指明了二者之间的本质性差异。对于当代艺术而言,二者的分界线却越来越模糊,这不仅仅是指艺术创作的题材和内容包罗万象,与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而且更指“日常”甚至并不需要“艺术”的加工和升华就转变为“艺术”自身。一方面,日常生活成为雕塑创新重要的核心议题之一,让“雕塑”成为一个在“日常”与“美学”之间的创作过程;另一方面,围绕“雕塑”何以成为当代艺术,策展人、收藏家、美术馆、市场等外部因素迅速集结,成为其定义的重心。 许多雕塑家都不再将为委托方定制的城市雕塑纳入自己的个人作品目录,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既说明经济生活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分离,也鲜明地标示出何为雕塑家心目中的“艺术”。在中国,雕塑家通常接受过专业的学院教育,而学院教育常常又将创作的目的定位在“先锋”上。因此,“雕塑”才成为一个被不断打破和线性拓展的领域。在近10年的雕塑创新运动中,显示出国际艺术界20世纪60、70年代后前卫运动中观念艺术遗产的直接影响,这也与目前全球艺术的趋势相一致;同时,由于技术和媒介的发展,且进入艺术创新领域,雕塑创作也深受影响,尤其是录像和互联网手段,对青年雕塑家的吸引力与日俱增。因此,所谓当代青年雕塑,已然成为当代艺术的有机部分。